关于报送2011年“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市“挂、包、帮”办公室: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移民帮扶工作的“攻坚推进年”。为切实做好2011年的帮扶工作,根据市帮扶办《关于做好2011年“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方案的通知》(雅帮扶办〔20117)号文件要求,按照《雅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雅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口帮扶汉源县市荣乡发展规划(20102012)》的总体目标,市发改委、市质监局在认真总结2010年帮扶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抓结合,抓深化,抓落实”的年度帮扶主题,深入汉源县市荣乡开展调研,与汉源县政府、市荣乡政府及村组充分对接,特制订2011年对口帮扶汉源县市荣乡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紧紧围绕瀑电库区市荣乡的移民后续稳定、后续管理、后续发展和后续建设,加强与市荣乡的沟通衔接,在2010年帮扶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工作;按照目标、措施、责任、完成时间等“四明确”要求,制定年度工作具体安排,分解落实帮扶方案到相关业务科室;紧密结合2011年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十二五”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以及瀑电移民后续发展规划纲要等,深化完善帮扶工作机制,细化帮扶措施,落实帮扶事项,着力于经济发展和移民群众特别是困难户发展致富,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加大技能培训、加强社会管理,让移民群众尽快融入,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跟上发展、正常发展,促进其致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确保推动瀑电库区的后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继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树农村新风貌;建特色产业基地,促产业发展;重技能培训,强村民生存本领;完善帮扶机制,强化工作管理;树文明风尚,促进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举办技能培训

与汉源县就业等部门衔接,用好现有农民工培训政策。注重劳务扶贫培训与扶持移民后期发展相结合,根据市荣乡区位、产业现状和未来库区旅游发展的需要,在尊重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积极联系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大专院校、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切实开展实用劳动技能和种、养殖技术培训。

培训方向:服务业、家政、餐饮、旅游等,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

培训具体内容:与市旅游局衔接并聘请专业老师,开办1期培训班,主要是对年轻劳动力进行餐饮、旅游服务业方面的培训;视库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可开展1期汉源湖快艇和轮机手实用技能培训。与市农业局衔接并聘请专家,主要采取现场指导方式,对当地村民进行种植业等产业培训。

培训人次:50-100人次

培训时间:20114月-6月。

培训地点:汉源县市荣乡会议室及移民安置点。

(二)以项目为依托,促进市荣乡经济发展。

1. 加快特色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项目发展。

根据市荣发展基础及特点,紧紧围绕“以县城为中心,建设果蔬基地;依托库区湖边,发展旅游服务”的思路,推进帮扶乡镇产业发展。

1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加快共和、富塘、太平、红砂、市荣集镇和新县城复合安置点共同打造1600亩的蔬菜基地建设,投资40万元。以绿色环保品牌经营为突破口,加强土地整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产量产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优质蔬菜专供基地,力争2011年在共和村打造500亩,主要种植大棚蔬菜和红辣椒及反季节蔬菜,富塘村300亩,太平村200亩,红砂村200亩,青富村100亩,市荣集镇100亩,新县城复合安置点200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根据太平实际,可发展1000亩魔芋种植,投资20万元,当年可以见效。

2)无公害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名特优新果树,全乡实施水果品种改良50万株,建立低投入高产出的优质果园。在太平、红砂两个村海拔在10001500范围内发展欧洲甜樱桃500亩;在共和村发展种植西瓜200亩,在太平、红砂、富塘、共和四个村发展桃、李200亩。同时可以考虑在市荣集镇和富塘村或复合安置点种植200亩优质葡萄或枇杷和100亩红心猕猴桃试点带发展农家乐。力争建成市荣乡晚熟黄果柑基地达到1000亩。2011年在青富村、市荣集镇、共和村的平坝、河谷区域、环湖一带大力发展汉源晚熟黄果柑500亩。针对富塘移民新村的发展实际,2010年计划种植核桃1700亩,三年后产量达到600吨,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

3)优质水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在青富村和富塘村建设优质果树苗木基地100亩。

4)养殖业发展。在太平村和前进村发展优质牛100头,加强生猪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前进村发展小区养殖生猪1500头。同时做好养殖业无公害粪便污水处理。

5)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支持黄果柑协会、甜樱桃协会、核桃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运销协会的工作。扶持建立一批其他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条件。

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基础先行、滚动发展”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项目协调和项目支持,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公路。2011年拟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0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资26万元,总投资126万元,新建并硬化村道5公里,工程建设标准为部颁四级。项目预计在2011年上半年实施。

2)农村饮水。筹集部分资金,架饮水管道,改善村民的饮水条件。

3)农网改造。争取将将富塘村123120010千伏以下农村电网改造纳入2011年农村农网改造规划。

4)居民入户便道改造。2011年单位自筹资金,拟采购30吨水泥,用于建设当地村民的入户便道,改善村民环境条件。

(三)移民困难户帮扶工作

按照“不放弃,不抛弃,一户都不能少”的原则,切实做好移民特别困难户的帮扶工作。

工作内容:按照2010年确定的《瀑电库区“一帮一”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深入完善“一帮一”、“几帮一”工作机制,加强移民困难户帮扶工作,做到困难户帮扶全覆盖、无盲点,实施分类帮扶,增强帮扶实效。对因鳏、寡、孤、残等导致的特困户,做好衔接服务工作,积极争取民政救济等力量,落实好救济措施,帮助解决当前生活问题,有条件的要依托福利院等单位解决。对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却因环境改变、房屋修建、缺乏知识技术等临时致贫致困的困难户,通过项目帮助、技术培训等渠道,提高劳动素质,拓宽增收门路,增强造血机能,早日脱贫致富。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能手等发展较好的示范户,重点从产业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积极帮助解决发展瓶颈,壮大发展实力,并积极引导发挥“传、帮、带”作用。

工作要求:联系困难户的党员、干部每月到帮扶户家中开展工作应不少于1次。春节、元旦期间,要对“一帮一”结对帮扶对象进行慰问,由单位职工筹集和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

(四)着重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工作内容:在2010年已安排10万元用于当地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当地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全镇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育装备标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推进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健身提供方便。积极开展文化“三送”下乡活动,着力提高自然村有线电视入户率。

(五)加强村干部培训,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把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带头人。

活动内容:将组织市荣乡八个村的支书、村长到成都、都江堰、乐山等地参观、学习农家乐发展。

活动时间:20116月。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将移民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重点安排部署,落实好干部包户,做到“支持不包办、帮扶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单位“一帮一”干部职工做到移民情况明、帮扶措施清、帮扶责任实。

(二)继续深入调研,注重帮扶实效。

深入市荣乡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当前帮扶对象存在的短期困难、问题,帮助谋划长远发展之计。市发改委、市质监局主要领导要深入市荣乡开展不少于4次的调研或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业务科室人员结合业务工作采用定期、不定期的方式,深入市荣乡开展调研和帮扶工作。

(三)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结对帮扶工作责任机制,强化帮扶干部责任。帮扶干部每月至少要联系帮扶对象一次以上,帮扶对象每年生产生活条件要有明显改善。

(四)紧密联系实际,倾注感情帮扶。

立足当前生计、长远发展及和谐稳定,紧密联系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把移民群众的服务需要作为第一信号,把移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第一标准,倾注感情、倾注责任、倾力投入,着力于库区移民特别是困难移民发展致富。在民生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优先帮助化解移民群众目前生存最急最重要的困难,尤其要解决好土地减少后的生存问题和新环境的融入问题,避免因生存困难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真心实意为移民谋利,真正把帮扶工作变成服务移民、造福移民的民心工程。

(五)加大政策宣传,注重思想引导。

加大思想宣传、政策宣传力度,针对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帮助移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和移民群众正确认识帮扶工作,淡化移民身份意识,减少不切实际、不合政策的期望,清除“等、靠、要”思想,注重发挥移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增强融入新环境、创造新生活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主体作用,打破依赖心理,努力发展生产,共享发展成果。

Copyright 2021 fg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5118000017 蜀ICP备19012652号-1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76
联系电话:0835-2223484
主办:雅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 邮编:625000 电话:0835-2223484(传真) 官方邮箱:yasfz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