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14亿元,增长2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6.5个百分点,在全省列第13位,投资总量占全省的3.17%,与去年基本持平。
1-4月,全市上报投资完成110.54亿元,增长1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个百分点。1-4月投资增速逐月回落,主要原因是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重大新开工项目投资完成情况不理想,金红叶纸业、永旺3000吨多晶硅、飞仙关电站、张江科技园区、汉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市区拆迁安置房工程、大兴大桥等部分投资额较大的新开工重大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1-4月投资增速虽然只有16.3%,但仍比计划安排10%增速高6.3个百分点,全年375亿元的计划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完成,但有一定不确定因素。
一、全年投资运行态势分析
(一)基本形势分析
1.有利因素。
一是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项目,使我市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后劲增强。二是国家继续实施西大开发政策,我市将会继续得到国家资金项目的支持,有利于我市投资增长。三是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使我市的区位优势再次现显,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电、矿产和旅游资源,为我市扩大投资、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不利因素。
由于2009年我市投资增速较高,达到64.53%,在如此高的基数上,2010年要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难度很大。一是随着瀑布沟、龙头石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支撑我市投资增长的水电投资呈大幅下降趋势。预计2010年全市水电投资只有101亿元左右,比2009年减少9亿元。二是全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010年预计可完成投资85.3亿元,只占规划投资的31.4%。三是国家加大了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限制政策,并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四是新开工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不理想。成都至雅安铁路刚刚通过预可研审查,开工时间仍不确定;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张江科技产业园区还处在规划阶段,大岗山电站仍未完成核准。加上城建项目、电网项目上一直存在的规划、施工上的难度而造成的开工滞后问题,2010年新开工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完成存在较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二)历史数据对比分析
年 份 一季度投资(亿元) 全年完成投资 (亿元) 一季度投资占全年比重(%) 2005年 16.88 88.67 19% 2006年 21.13 111.04 19% 2007年 30.41 141.86 21.4% 2008年 40.9 202.92 20.2% 2009年 68.94 334.86 20.58% 2010年 81.14 370(预计) 21.93%
2006-2010年一季度投资与全年投资对比
根据历年投资数据分析,一季度不是投资旺季,数据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投资占全年投资的比重在19%-21%左右。今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数占全年计划数的比例达到21.93%,为完成全年省下达370亿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2010年投资形势展望
在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移民迁复建和重大项目支撑作用下,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只要不出现大的意外,完成省下达370亿元的目标任务是有一定基础的。随着移民迁复建工程、水电开发、电网建设、交通建设等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保持目前平稳增长的势头,完成省下达370亿元的投资目标也是有可能的。
1.按历史数据对比分析预测。
根据2006—2010年一季度投资与全年投资对比分析,2010年投资如果按照一季度投资占全年比重最高的2007年运行态势,一季度投资占全年完成数的21.4%测算,那么2010年的投资将达到379亿元;如果按照一季度投资占全年比重最低的2005、2006年运行态势分析,一季度投资占全年完成数的19%测算,则可达427亿元。但由于今年情况特殊,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叠加,这种对比分析预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根据省市重大项目的运行态势分析。
2010年全市确定重大项目228个,其中续建重大项目113个,新开工项目79个,储备项目36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2010年计划投资257亿元,截止4月底,全市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73.7亿元,占当年计划总投资257亿元的28.7 %。与2009年对比来看,2009年重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37.1亿元, 2009年1-4月完成投资66.7亿元,完成当年投资的28.1%。依据09年全年进展情况以及同时期情况,预计我市2010年257亿的投资计划可望实现。按照历年我市重大项目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70%的比例分析,257亿元的重大项目投资可以支撑起37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
2006-2010年重大项目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项 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亿元) 111.04 141.86 202.9 334.86 370 重大项目情况(亿元) 68 113.49 154.7 237.1 257 重大项目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61.24% 80% 76.24% 70% 69.50%
3.根据区县的投资运行态势分析。
一季度各区县按照“开门红”的工作要求,加快了项目建设,区县投资运行有了较大的提高,除天全外,其余各区县均完成了“开门红”的计划进度。根据目前的投资运行态势分析,上半年除名山、汉源、天全外,其余5个区县均能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进度,全市上半年投资预计可完成183亿元,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省政府下达370亿元的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各区县投资运行分析 (单位:亿元)
区县 年度计划分解 1-3月完成 1-3月占年计划的% 半年预计完成 全年预计完成 全市 375 81.14 21.93 183 370 雨城 41(13) 13.84 33.75 25 41 名山 32 6.84 21.38 15 30 荥经 28 6.21 22.18 14 28 汉源 103 23.3 22.62 50 103 石棉 52 19.4 37.31 30 52 天全 29 4.84 16.69 12 26 芦山 22 4.74 21.55 11 22 宝兴 23 4.98 21.65 11 23 雅西 30 6.76 22.53 15 30 邛名 3 3 成康 8 8 雅乐 4 4
综合分析:1-2月投资增速为27.37%,1-3月为22%, 1-4月上报完成110.54亿元,增长16%。1-4月全市投资增速呈现出逐月下滑的态势,但增速仍然比全年计划平均增速高6个百分点,只要在5、6月份能够遏制继续下滑的态势,力争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基础,并且确保今年新开工的重大项目能够基本开工,才能完成今年省政府下达的370亿元的投资目标。
4.不确定因素分析。
今年要完成370亿元的省下达投资目标,关键是计划安排的79个新开工重大项目(计划投资91亿元)能否基本按期开工建设。截止4月底,79个新开工重大项目已开工37个,开工率为47%,完成投资成投资10.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7%,要完成91亿元的投资计划有一定难度。其中成都至雅安铁路刚刚通过预可研审查,计划年内开工,但雅安境内能够完成多少投资存在不确定性;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具体开工时间和投资年度计划仍未确定;张江科技产业园区还处在规划阶段,大岗山电站虽然已经开工,但还未取得核准文件,截止4月完成投资4.2亿,只完成全年目标25亿的17%,投资进度偏慢。华能宝兴河梯级开发项目截止4月完成投资0.35亿,只完成全年目标3.6亿的10%,同样存在投资进度不理想的情况。以上部分大型项目运行的不确定性,城建项目、电网项目上一直存在的规划、施工上的难度而造成的开工滞后问题,加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收紧,部分限制性行业项目贷款困难,增加了完成今年重大项目和投资目标任务的难度。
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才能确保今年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是要做好成雅铁路、成康高速、雅乐高速、大岗山电站等省级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取得核准、土地、环评等批复文件,有效解决征地、拆迁难的突出问题。
二、对策措施建议
(一)强化责任意识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认真抓好“枢纽为纲建设年”工作的意见》,督促在建工程加快建设进度,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鼓励抢工期、超计划、超任务;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要认真分析,加强对项目建设指导,加强沟通协调,制定进度推进计划。
(二)确保新开工项目按时开工
一是各项目单位要抓紧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尽快完成项目可研、征地拆迁、环评等工作。二是各级各部门加强协调服务,为重大项目前期的推进创造条件,促使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今年全年目标能否实现主要看新开工项目能否按时开工,能否按计划完成投资,所以重点要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协调服务,确保项目项目尽快开工。
(三)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据灾后重建年度投资计划,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确保“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一是狠抓灾后重建政策落实,用好用足国家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支持。二是统筹安排各类恢复重建资金,进一步争取国家财政和金融支持,用好灾后恢复重建国外紧急贷款,做好对口支援和港澳援助的对接和协调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三是按照灾后重建中期评估和调整的内容,加快灾后重建项目的前期工作,精心组织灾后重建项目所需物资供应,努力做好项目建设协调工作。
(四)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2008年以来中央已连续安排了四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各地的储备项目都减少了,因此我们要围绕国家的政策投资方向、投资重点和“三加一”产业发展战略,依托我市优势资源,安排必要的项目工作经费,加大工作力度,再策划、论证、包装、储备一批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
(五)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重点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立项、调度督查、协调、服务工作力度,切实依法帮助解决资金、用地、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力量继续统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新开工,形成每月都有一批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切实保障续建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服从服务于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大局,主动介入,为续建项目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在充分保证其年度计划顺利实施的前提下还应该为其超额完成计划创造充分的条件,及时跟踪和了解其所联系的重点工程的进度情况,积极推进,促使其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投产并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