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纷纷开始投资各种理财产品。在理财群体中,老年人由于退休后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为增加收入来源、过上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以及减轻儿女负担,往往会成为受骗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理财应远离的四大“雷区”
误区一:贪利
提醒老年人提高警惕,越是“高息”,越有可能是陷阱。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可以优先选择储蓄和国债等固定收益类投资。
误区二:担保
老年人不能轻易给别人担保,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安全的理财方式。
误区三:跟风
老年人理财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开拓更多信息渠道,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子女或者是熟悉的专业人士,不要仅凭销售人员以及其他老年人的意见进行购买。
误区四:集中
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应当进行多元化的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老年人理财要牢记六大原则
一、有效分散投资
在投资领域,年龄大小与投资风险大小息息相关,要求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上应当遵循“投资100法则”,也就是在购买的理财产品中,风险型投资产品的占比等于100减去投资者的年龄,年龄越大,风险型理财产品的投资就应当越少。
二、结合实际投资
由于老年人应变能力不强,因此尽量不要选择高风险的理财方式,如房产、股市等。如果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属于稳健保守型的投资者,那么最好选择较为稳妥的理财产品。
三、坚持“四问”原则
问:基本信息、理财产品销售主体、投资资金流向、签约主体。
四、咨询专家意见
由于老年人普遍缺乏理财知识和风险规避意识,信息获取渠道不健全。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观看财经节目,听取专家的建议和意见。
五、合理消费
老年人在消费支出上,同年轻人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学会合理消费,在不同事项上的消费金额要适当删减。比如:老年人应适当增加果蔬食物、保健食品、体育锻炼、社区活动等方面的支出,从而增强体质,减少医疗支出,实现双赢。
六、强化风险意识
很多骗子抓住老年人贪图高收益心理,危机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足的弱点,专门利用伪造外币、过期作废、在老年人群体中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等方式对老年人实施诱骗。面对此类情况,老年人应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