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初级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双低阶段性特征明显,已成为制约我市加快发展的根本性瓶颈。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加快实现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奋斗目标的战略支撑,是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期的迫切需要。全市上下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奋力开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局面。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初步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目前,全市工业化城镇化总体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较大,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十五”以来工业化率、城镇化率显著处于“双加速”时期。为此,我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两化互动、三产共融、产城一体”的新格局。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总体战略上与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高度契合,在空间布局上有利于推进全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具体实践,在区域战略上有利于寻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规划的重要支撑,在城乡统筹发展上有利于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在开放合作战略上有利于拓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国际视野,在要素约束上有利于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
(一)指导思想
今后一段时期,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总体取向,围绕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规划优先、特色定位、统筹协调、时代特征、主导带动的原则,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布局、建立现代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完善配套功能、凸显生态特色、打造数字雅安,以“两化互动”为核心,实现“做强产业”和“做大城市”双突破,构建具有雅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优先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规划编制既要有国际视野、专业水准,更要强调各地对规划的主导权,使规划更加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做好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主体功能区等各层各类规划横向纵向的有机衔接,切实解决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实施等关键环节的相互衔接。
――坚持特色定位原则。突出区域特色的鲜明特点,避免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做大产业、做大城市,出现“产业同构、城市同质”的现象。产业上既要注重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又要有选择性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城镇规划建设中注重融入地方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镇个性、提升城镇品位。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加强发展关键环节的协同性。工业化超前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会出现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工业化滞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就会出现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
――坚持时代特征原则。立足发挥突出优势加速做大规模,立足资源环境约束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立足生产消费升级需求着力促进产城高端发展,立足区域一体和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拓展开放合作国际视野。
――坚持主导带动原则。坚定不移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型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围绕工业发展需求,提升优化完善城镇功能。
(三)发展目标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雅安发展的定位,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按照“优一进二上三”结构调整思路,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0∶60∶30,全市工业化率提高到5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3%以上。到2015年,初步形成对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大动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有所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省前十位。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一是依据国家、省上关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定位,雨城、名山、荥经、芦山要着眼国家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成都经济区)布局,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宝兴、天全要着眼国家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强化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支持,同步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汉源、石棉着眼省级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攀西经济区),建成链接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区与成都经济区的桥头堡。二是坚持适当超前、突出特色、功能优化的原则,构建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心城市、城镇化与交通通道相协调的城镇走廊带,初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城市新区、六个城镇走廊带”城镇体系;以植被、地形、山脉为地理分布带,着力保护生态和发展精品旅游,建成以北部夹金山系、二郎山系生态景观带和中部大相岭山系生态景观带;合理布局“城郊、丘陵、山地”农业功能区,着力优化“北茶竹、南果蔬”特色产业布局。
(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抓工业主导。加快发展“3+1”优势产业,有选择性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群(聚)能力,依托雅安经济开发区、汉源和石棉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等发展平台,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整合带动中小企业、品牌企业联动制造企业及零配套企业,加强产业内部上下游企业、关联产品,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围绕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及数据处理产业两大产业集群,主动协作配套发展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升我市主导优势产业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二是抓产业共融,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民生性服务业,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的两大支撑;围绕公共服务产业化,积极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康体、社会养老、科技服务、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围绕发展有机农产品得天独厚条件,嫁接现代工业标准化厂房模式发展农田、林地、畜禽基地、水产基地等标准化基地农业,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重点培育农业“芯片产业”—优良品种选育业(种子产业)。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是快速做大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区打造江(河)岸线资源亲水平台和山底沿线资源沿山绿道的“显山露水”工程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城区“一江三河”、“六山”生态本底和熊猫、茶、女娲、西康历史等文化本底,构建西城、上坝、河北核心区,青衣江流域中心城区主轴,周公河、濆江河、陇西河中心城区三翼,姚桥、多营、大兴中心城区三组团,草坝、北郊、飞仙关、对岩、南郊中心城区生态文化展示窗口;以“双桥头堡”战略为突破口,把蒙山新区作为融入成都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工程加快实施,尽快建成雅安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区成都都市圈的东向“桥头堡”,启动中心城区西向南向成片扩展工程,适时推动荥经改县设区、科学规划中心城市西向始阳—城厢特色组团,尽快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联动辐射川滇藏结合部的西向南向“桥头堡”;实施 “环线带动”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市区为中心的名山-芦山-天全-荥经-草坝-名山环线交通,打造环市区一体发展城镇群。二是做优城镇体系,重点培育环中心城市的城镇群,着眼交通走廊城镇带(东融成都一体发展、东南对接川南长江上游港口群、南链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西进康藏、北上大熊猫生态旅游圈的城镇带),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商贸镇、旅游镇和工业镇;依托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和新型农村社区。三是做精城镇经营,将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特色产业等区域特色融入城镇规划和建设,加强对城市形态、风格的总体设计和精心打造;注重城镇空间资源利用,以区域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合理规划城市地下、地面、地上立体空间资源;着力培育现代文明市民,促进城镇居民遵守现代城镇文明行为规范。
(四)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功能
一是加快推进交通枢纽,首先解决进规划问题,按照建成以“4+2”铁路、“6+2”高速公路、“2+4”国省干道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全力争取重要铁路、高速公路纳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及西部大开发交通规划;其次解决通道资源瓶颈,要按照双通道或多通道的思路,重点推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五条放射状通道,加快实现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快速路并驾齐驱的格局;再次解决交通成网问题,要适时推进城际铁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快速路之间支线、联络线建设。二是加快形成电力综合优势,加快1000千伏、500千伏、220千伏及重点建设电网工程的前期工作,巩固完善以500千伏电网为支撑、以220千伏电网为骨干的坚强智能电网,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升电力管理水平,巩固和完善电力“一张网”,全面实现电力建设“集团化、一体化、规模化”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的“三化三新”雅安模式。三是全力加快物流业发展。创新物流供应链发展模式,提升欠发达地区综合比较优势,依托市域内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市区快速通道等多层次公路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各类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雅安与成都、眉山、乐山的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变“空中走廊”—双流航空港、长江黄金水道—成都港(乐山港)为雅安物流枢纽通道。
(五)提升开放经济水平
一是全力推进产城一体示范区。加快推进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更名雅安经济开发区,同步将草坝、永兴工业集中区、成都—雅安工业园区、雅安—甘孜产业园区纳入雅安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依托便利的枢纽通道,适时推进将荥经、天全、芦山工业集中区纳入雅安经济开发区的特色功能区,在做大规模、功能完善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升为国家经济开发区,将雅安经济开发区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产城一体示范区;积极支持汉源工业园区、石棉工业园区(等)省级工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将汉源工业园区、石棉工业园区建成雅安南部链接攀西战略资源区的重点城镇产城一体示范区。把宝兴工业集中区建成与世界大熊猫自然遗产相协调的生态特色产业园区。二是积极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利用电力王牌、交通枢纽、战略区位等比较优势,坚持招大引强,实行招商选资,围绕延伸优势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配套优势产业集群承接重大产业项目。
(六)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一是优化提升生态功能,重视规划引领,着眼拓展环境容量,编制实施全市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区移民规划等生态体系规划;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城市、交通干线、江河沿线的绿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推进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工程,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落等示范工程;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污染减排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积极推行污水生态处理、零固体垃圾、无填埋固体垃圾处理模式,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以及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重点治理工程,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二是完善生态城市功能,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培育壮大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采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严格执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面积用地投资强度等能源资源节约控制目标,推广使用国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大力建设绿色生态建筑示范区,引进建筑PC技术,推进建筑“立体绿化工程”、“立体停车场”工程,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制定和实施低碳交通规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进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适时发展免费自行车系统,构建绿色交通体系;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制定实施低碳生活指南,增强公民绿色消费意识;依托城市“一江三河”和“六山”生态资源禀赋,完善规划设计,有效串联生态景观,打造重要的生态景观走廊。三是促进资源节约,重点促进重点领域、行业农业节水技术、节水设备应用,加快实施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各种节水措施;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大力推进金土地工程,盘活旧城存量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定实施土地分类利用标准;制定实施重点行业节材技术消耗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加快开发材料替代产品,利用先进采选综合利用技术。四是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化遗址公园等生态文化基地,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等在生态文化传播载体,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发布雅安市生态文明公约;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等创建工作。
(七)促进信息化深度融合
一是完善信息基础网络设施,以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为重点,提升信息通信枢纽功能,基本完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建设,实现信息化网络全覆盖,逐步普及三网融合新业务;加快建设无线城市,启动中心城区无线宽带覆盖试点工程,加快推动光纤到户工程,建成城乡一体的宽带光纤网络,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二是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推进产业信息化,重点配套成渝经济区成都、重庆全球最大的电子终端设备基地和全球最大数据处理中心,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积极扶持电子商务,鼓励发展信息化示范企业,积极实施“数字兴农”工程。三是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数字城管”覆盖中心城区,并向中心镇延伸;以便民服务为重点推进“市民卡”工程,建立涵盖城市交通、社会保险、就业、民政、医疗、税务、银行等为主的社会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四是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整合党政机关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市政府门户网站,整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五是强化信息安全,提升安全防护、监控应急、综合治理、电子认证、基础支撑五大能力,完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三、政策保障
(一)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不仅在“两化”的结果中充分受益,而且在“两化”过程中及时受益,重点处理好园区与征地的矛盾、城市化与拆迁两个突出矛盾。依法依规安置好群众,坚持就地就近安置群众,把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变成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注重群众长远生计,纠正和改变个别地方存在的简单化、低标准安置群众的做法,纠正和改变一些地方旧城改造、新城开发中的错误观念,在安排好群众住房、社保、就业等基础上,积极扶持失地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确保群众稳定收入来源。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制定出台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切实落实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扩大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范围、西部地区优势资源能源加工转化项目优先审核批准等政策。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确保工业发展资金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省级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小企业、增值税转型、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大企业大集团纳税大户实施重奖,实施企业技改贷款贴息和资金补助,对进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中小企业实施财政奖励,对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新产品研发、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省级)质量管理奖等实施财政奖励。抓住成都作为全国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借鉴服务业企业在市场准入、项目融资、资金补助、价格改革等扶持政策。出台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的指导意见,出台支持发展有机农产品基础设施、基地、加工、市场、品牌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
(三)创新经营城市体制
快速做大市级综合实力,在财政、行政省直管县体制逐步加速和在全省中市级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差距拉大的双约束背景下,加快建成融入成都一体发展和联动攀西辐射康藏联动发展“双桥头堡”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产城一体思路实现荥经、芦山、天全工业集中区与雅安经济开发区一体发展,为实施荥经、天全、芦山改县设区长远战略提供政策伏笔。全面推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城镇一体化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城镇落户的限制条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权益;探索建立科学反映城市发展的统计体系,建立新型城市管理制度;逐步向经济开发区及“两化互动”重点镇下放产业发展、建设管理、项目审批等经济管理权限,积极稳妥推进撤乡并镇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换社保”政策试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资金缺口。加强城镇经营管理,创新城镇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将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市场化投资和有偿使用政策,建立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库。
(四)切实加强要素保障
强化土地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对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倾斜、增加荒山、河滩地等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指标等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制定全市工业用地办法,优先保证重点产业项目和城市新区的用地需求。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政策支持,增加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和比重,支持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支持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切实落实政府通过资本金注入和税收减免政策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积极推进会员制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利用土地、政府经营性资产等公共资源,发展壮大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地方自主发债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扩大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范围。支持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训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把企业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培育计划,积极扶持职业教育,建立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加强能源保障,制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积极争取直供电、地方电力留存量、用气指标政策支持。
(五)积极实施生态环保政策
制定出台产业转移环境政策,合理配置环境容量。积极争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逐步提高政策。争取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均衡性转移支付政策,积极争取生态受益地区对重点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政策,争取水权交易试点政策。积极争取资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专项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实施阶梯水价、电价制度,完善矿产、森林、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规范排污权交易机制,开展排污权有偿出让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开展碳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将绿色节能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六)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政策
积极争取扩区升位,加快推进雅安经济开发区扩区工作,积极做好雅安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工业园区,适时推动荥经、天全、芦山工业集中区纳入雅安经济开发区的特色功能区,最终实现北部五县(区)工业集中区统一整合为雅安经济开发区。着眼于承接成渝经济区产业转移,推进成雅工业园区建设;着眼于甘孜、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和特殊产业政策、能源扶持政策,推动雅安—甘孜工业园区建设。建立飞地园区机制,积极争取成渝经济区规划和国家产业转移指导意见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积极推进与沿海、内陆发达地区合作,建立国家(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大园区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完善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平台和融资担保平台公司,整合用好省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七)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牢固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安全阀、环境是战略资源”的理念,着力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营造“政策更优、审批更少、门槛更低”的政务服务环境。加强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等重要规划编制、重大政策制定、综合保障服务等统筹协调工作。建立完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联系、部门配合、现场办公、联席会议、工作例会等制度,切实落实国家(省级)政策扶持、项目支持、要素保障和试点示范等优惠政策。强化目标管理,建立《雅安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目标考核奖励办法》,激发各县区、各部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