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瀑电移民工作大会战取得全面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重点任务,着力强化产业支撑和投资拉动,扎实推进“枢纽为纲建设年”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进入持续回升的关键时期。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121.84亿元,增长17.1%,增速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5亿元,增长24.3%;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8.98亿元,增长52.8%;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0.6%

一是主要指标保持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分别达159亿元、154亿元,分别增长52.8%56.9%;增速同比分别提高22.929.8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

二是支柱产业优势明显。“3+1”优势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8.43亿元,增长48.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77%其中:水电及电冶业67.26亿元,增长44%;机械制造业24.25亿元,增长77.7%;农产品加工业22.21亿元,增长39.3%;新材料产业14.71亿元,增长45.1%

三是重点企业增长势头强劲。全市77户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实现总产值91.5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7.6%。其中:46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31户成长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38亿元。77户企业中有67户企业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有26户企业增幅达50%以上。建安、泛华、华德莱斯、众友等机械产业订单饱和,中雅科技、艾华制箔等新材料产业继续强劲增长,因市场趋暖及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因素影响,金安、乾盛、汇得利及东顺锌业、弘盛等增势迅猛。

四是工业产品全面增长。全市重点监测的15种工业产品除炸药小幅下降外,其余产品均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有9种产品增速超过20%,花岗石板材、汽车车桥增速超过90%

五是县区工业实现全面增长。雨城、名山、荥经、汉源、芦山、宝兴6个县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的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名山、荥经、芦山、宝兴4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市工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12.17亿元,增长73.2%;销售产值11.78亿元,增长98.7%;永旺硅业、中雅科技、艾华制箔3户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比重达45.41%

六是规上工业产销衔接趋好。全市规上工业累计用电量26.18亿千万时,增长41.8%。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为96.9%,实现增长态势,比去年同期提高2.49个百分点;除汉源、石棉、宝兴、名山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余县(区)的产销形势向好。

(二)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63.8亿元,增长10.6%,完成全年计划375亿元的43.7%

一是重大项目仍是主要支撑。全市228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0.4亿元,占全年计划257亿元的46.85%,占全市投资完成额的73.9%;其中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4.7亿元,占全年计划174.8亿元的47.7%,占全市投资完成额的52%

二是重大项目推进总体顺利。113个续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6.8%,其中:雅泸高速、邛名高速、瀑布沟电站、深溪沟电站、九晶单晶硅、二郎山水泥、兆山水泥等项目加快实施。79个新开工重大项目中有42个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项目开工率53%,完成投资2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7%36个储备项目正按计划开展前期工作。

三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按建设性质分类:基本建设投资133.42亿元,增长14.68%;其他投资4.29亿元,下降13.4%;农户投资6.93亿元,下降36.3%。房地产投资4.04亿元,增长11.94%;技改投资15.13亿元,增长22.52%。按重点项目行业投资分类:水电55.4亿,交通24.3亿,工业13亿,城建4.9亿,电网6.4亿,工业13亿,农林水利生态3.9亿,社会事业6亿。

四是投资呈现不平衡性。从投资增速看,除雨城、汉源、天全增速比较迟缓外,其余县(区)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名山、荥经、芦山超过30%。从投资总量看,汉源、石棉投资超过30亿元,其余县投资仅约10亿元。重大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差距较大,瀑布沟电站投资26.7亿元,大岗山电站投资14.2亿,深溪沟电站投资6.3亿元,雅泸高速投资16.07亿元。

五是项目资金争取进展顺利。全市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24个,项目总投资4.73亿元;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资金1.35亿元,其中:农林水利5860万元,城建环保7048万元。

(三)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49亿元,增长3.1%

一是粮食生产基本平稳。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9.15万亩,减少0.95万亩;小春粮食产量8.28万吨,减产2%。大春粮食播种面积143万亩,其中:水稻41.5万亩、玉米42.5万亩。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全面启动,8202 万元资金兑付给农户。

二是经济作物持续发展。经济作物面积115.1万亩,实现收入13.8亿元。全市茶园面积50.6万亩,投产茶园42万亩,新增3万亩;茶叶产量3万吨,鲜叶收入9亿元。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29万吨;水果栽种面积32万亩,产量2.1万吨。纸浆原料竹基地面积105万亩,新增5万亩。

三是养殖业平稳增长。在畜牧补贴、保险等扶持政策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畜禽产量保持增长,全市肉类总产量8.8万吨,增长2.64%。自去年12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生产。

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上半年,全市骨干龙头企业64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53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265个,带动农户15.57万户。农产品知名商标38件,其中:省著名商标7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

五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上半年,全市1466万亩天然林资源全面管护,94.27万亩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巩固。农村流转土地规模22万亩,新增有效灌面1.41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1.3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4平方公里,新建和整治堤防19.5公里,解决农村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六是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加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投入、增收、帮扶机制,市、县财政今年拟投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资金5600万元,全市动员领导、部门、企业结对帮扶227个村。目前,全市启动建设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2个、市级示范片3个、县级示范片3个,共涉及37个乡镇、227个村、32万农民。

(四)第三产业平稳增长

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83亿元,增长9.9%

一是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5亿元,增长18%。批发业、住宿业成为新亮点,增速分别达37.7%34.2%。县(区)消费市场全面增长,均保持在18%左右的增速。

二是市场继续趋旺。在农村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惠农政策的带动下,乡村零售额增长16.9%。客运量、货运量增速分别同比提高1.9个、1.1个百分点。邮政通信收入增长18.66%,同比提高7.56个百分点。

三是旅游业稳步提升。按照“旅游开发建设年”和“服务质量提升年”工作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南下发展、北上升级战略,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555.62万人次,增长33.39%;旅游总收入26.67亿元,增长36.56%

(五)经济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平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7.64亿元,增长35.72%,完成全年计划12.5亿元的60.8%,增速同比提高31.16个百分点。全市地税达7.92亿元,增长28.1%;国税达9.89亿元,增长19.8%。税收收入达6.67亿元,增长37.3%;非税收入9660万元,增长25.72%;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12.64%。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分别增长26.34%26.16%24.32%

二是企业效益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工业税收10.63亿元,增长18.37%,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9.69%。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3亿元。电力、机械制造、新材料利润贡献突出,载能、化工、造纸等行业效益有所好转。

三是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33元,增长1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1元,增长11.96%

(六)运行环境日趋改善

一是市场景气明显回升。企业景气指数为129.04,比一季度上升 4.3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5%,食品类、烟酒类价格增长加快外,其余七类价格呈小幅增长或下降趋势。

二是金融运行环境趋好。金融机构存款达429.6亿元,增长8.95%(比年初,下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12.25亿元,增长10.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7.89亿元,增长11.10%

(七)发展协调性逐渐增强

全市高考上线人数2379人。全市出生人数1183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77.21%。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156358人、免费提供教科书15446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117.52万人,参合率达96.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6%以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976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9.05%;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业4447人,其中:困难对象再就业1202人。全市劳务输出26.9万人,实现收入12亿元。

全市五项社保基金合计征缴40353.66万元,增长14.96%;全市为6550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4.1亿元,为9633名城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03.55万元;农村低保人数8.8059万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为41.66%

二、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

(一)瀑电库区建设

农村移民搬迁安置。瀑电库区汉源县共6个集镇、31个集中安置点和2个分散安置区,农村移民安置房建设除大树山羊坪新集镇外基本完工,农村移民迁建集镇和集中安置点配套附属工程基本完成;农村移民安置协议和建房协议签订任务完成99%,农村移民搬迁104582517356人,占计划任务的97.3%;土地调整完成7530亩,土地整治工作进入验收阶段。石棉县4个集镇和2个集中安置点基本完成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完成生产用地划分9993378人。

汉源新县城建设。汉源新县城规划建房253万平方米,开工178.5万平方米房建,其中完工85万平方米,主次干道和10条支路基本完成硬化,学校、医院、金融、自来水厂、变电站、通讯网点、汽车站、加油站、垃圾场、市场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大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过渡搬迁至新县城办公,34108618名移民搬迁入住新县城永久性住房,全面完成库区二期蓄水851水位以下的单位和移民过渡搬迁。

工矿企业及专项复建。瀑电库区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汉源县79家、石棉县38家;汉源县完成77家淹没企业拆除,搬迁重组复建的42家企业,有10户投产、16户建成、16户在建;万里和甘溪坝工业园区道路、堤防、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石棉县38家淹没企业,9户实施一次性补偿、27户完成搬迁、2家正抓紧搬迁;竹马工业园区公路改建完成,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瀑电库区复建G108线、S306线、右岸环湖公路、大树大桥及连接线(简称“三路一桥”)累计完成投资17.75亿元,占总投资的92.8%。汉源35千伏及以上电力设施复建工程基本完工,石棉县电力设施复建全面完成。永定桥水库临时工程、扩建公路基本完成,大坝围堰加快推进。完成瀑电库区一、二期(790850水位线以下)清库工作。

(二)灾后恢复重建

按照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1-6月,全市灾后重建开工项目2286个,开工率69.2%;完工项目1568个,完工率62.31%;累计完成投资195.4亿元,投资完成率71.9%对口援建开工项目152个,开工率达99.3%;完工项目142个,完工率92.8%。其中湖北省确定援建项目116个,计划投资20.5亿元,开工率100%,完成投资率98.1%。海南省援建项目7个,计划投资1.5亿元,开工率85.7%,完成投资率72.8%;广安市确定援建项目30个,计划投资1148.8万元,30个项目全部完成,实际完成投资1352.4万元。全市港澳拟援助项目41个,确定项目38个;拟援助金额9.33亿元,确定项目资金8.57亿元;截止6月底,11个项目开工建设, 27个项目正做前期准备工作,3个项目正在争取中。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

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雅办函〔2009166号)的要求,在完成31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初稿),征求市“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市人大、市政协、各县(区)政府、市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意见;印发了《关于编制雅安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加强与省发改委等省级部门规划工作汇报,争取我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诉求得到支持。先后与杭州市、苏州市、成都市、绵阳市、南充市、重庆涪陵区召开“十二五”规划专题座谈会。按照规划编制的程序,二届市委常委会第101次会议,专题研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关于制定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为打好区域牌、生态牌、政治牌、合作牌、库区牌,与成都市、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展西南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研究,委托中科院开展建立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研究,积极推进建立藏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平台,开展瀑电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研究等。

(四)区域合作

努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1-6月,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99亿元,增22%。一是成雅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去年年底,成都市雅安市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签约仪式在雅安举行,标志着成都市、雅安市两市区域合作正式启动。上半年,在与成都市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及时分解下达了成雅区域合作目标任务,建立了目标考核机制,积极落实成雅两市签定的政府间框架协议、6个部门间合作框架协议、14个具体合作项目协议。先后举办了《成都经济区书记(市长)大型访谈节目》、《成都经济圈建设和雅安发展战略论坛》、第四次成都经济区旅游区域合作联席会议、文化区域合作专题座谈会,签订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都经济区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成都经济区科技合作协议》、《成都经济区劳动保障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都经济区医疗卫生区域合作协议》,雅安市名山县与成都市蒲江县规划建设名蒲工业园。二是积极争取与其他区域的合作。充分利用中央、省藏区工作座谈会的机遇,以及雅安稳藏安康的独特区位,积极推进与藏区合作;四川雅安工业园区管委会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置业有限公司签订《雅安·张江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合作协议》,市工业园区与上海张江集团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五)交通枢纽建设

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雅安市川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雅安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雅安市公路网规划》。通过积极争取,我市铁路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和铁道部的大力支持,按照铁道部与四川省签署的部省会议纪要,成都至康定铁路成雅段列为今年重点开工建设项目,铁道部和省政府已审查批复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7月中旬完成项目可研报批;为促进成都至雅安铁路雅安段年内尽快开工建设,我市正积极配合铁二院做好线路走向、站点设置、征地拆迁、项目资本金等开工准备工作。雅安至甘洛铁路委托铁二院正开展项目规划研究。雅安至乐山、雅眉资遂铁路列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上报文稿,雅眉资遂铁路编制完成规划报告,雅安至乐山铁路项目规划研究工作启动。雅安至泸沽、名山至邛崃高速加快推进,雅安至乐山高速进场施工;雅安至康定高速正开展可研编制,汉源至乐山高速进行项目规划论证,雅安至马尔康高速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三、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

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但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更趋复杂,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难度非常大。

(一)宏观经济形势更趋复杂

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喜忧参半,二次探底风险尚难排除。地产调控新政的出台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积聚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欧债危机所引发的欧元贬值和外需变化又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影响。从经济走势看,世界经济复苏总体好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均上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全球经济增长3.3%-4.2%,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1%-2.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5.7%-6.3%,中国经济今年增长9.5%-10%;全球经济复苏继续由发展中国家引领,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强于预期,全球商品贸易大幅回升。从欧债危机看,“二次探底”的风险加大。近期欧洲公共债务危机取代前期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私人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德、英、意、法国欧洲四大经济体相继宣布紧缩减赤财政政策,发达国家民间信贷恢复依然疲软,新兴经济体面临资产泡沫威胁,大部分国家面临国际资本流量减少、失业率高企、产业过剩等突出问题。从物价趋势看,通胀预期风险降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季节性下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低,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以降为主,蔬菜等食品类价格明显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2.5%左右,预计三季度前CPI有望见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幅度可望控制在3%左右。从金融信贷形势看,银行业风险承受能力有待密切关注。据预测,2011年底全球银行业资金缺口可能超过1.5万亿美元,尤其是欧洲银行业风险尤为突出;前5个月国内新增信贷规模占年度计划的54%,全年信贷规模可望控制在7.5万亿元以内;人民币汇率连续3个月上升。

(二)政策环境收紧趋势明显

总体分析,主体政策环境趋紧影响逐渐加大。从房地产新政看,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住房贷款、保障住房、二套房认定标准等政策,还将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操作细则,调整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保有环节税收制度,着手制定房地产长期调控政策,关联度高的房地产对相关产业的影响较大。从结构调整看,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开展节能减排电价检查,限期取消优惠电价、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和惩罚性电价,对违反规定的电网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国家将出台电价上调政策,“两资一高”出口政策收紧,淘汰落后产能在三季度前全部关停,高载能新上项目审核更加严格,这将对我市电冶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从地方融资平台看,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7.38万亿元,增长70.4%2011年底,地方融资平台负债1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总额1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着手制定实施细则及具体方案。

(三)完成投资任务困难较大

从投资主要支撑分析。随着一批大中型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水电投资呈大幅下降趋势,预计比去年减少9亿元;全市灾后重建投资高峰期结束,今年灾后重建投资总额只占规划投资的31%左右,与去年相比有大幅减少,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将会减弱。新开工项目分析。国家对高载能行业实施限制政策,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我市难以继续保持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增长的势头。成都至雅安铁路开工时间尚未确定;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张江科技产业园区仍处在规划阶段,大岗山电站仍未核准。加上城建、电网项目实施过程中征地拆迁难度加大,全年新开工项目投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资金面分析。为控制通胀预期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央行连续两次提高存款资金准备金率,重启三年期央票发行,加大公开市场资金回笼,信贷规模逐步收紧,资金面与去年相比明显趋于紧张。从投资运行趋势看。1-2月投资增速为27.37%1-3月为22%1-4月为16.31%1-5月为14.33%,上半年为10.6%,全市投资增速呈现出逐月回落的态势,前5个月仅完成375亿元计划的43.68%

(四)工业发展面临困难不少

从增长趋势看。受总体来水情况不佳、输电线路改造及水电企业停机检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逐月下滑趋势。从技改投资看。技改投资极不平衡,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石棉县呈翻倍以上速度增长,汉源、芦山、雨城增速在10%左右。从产品价格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工业品原料期货价格几乎全线跌停收盘,我市工业硅、电解锌、黄磷等载能产品价格下跌。从生产要素看。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一直处于低位增长水平,在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影响下,银行贷款准入门槛有所提高,加上审批权限逐步上收,进一步限制了基层银行信贷资金的运用;受国省干线施工、水电等重点工程、灾后重建建材运输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原材料和产品外销运输受阻;受电网建设滞后影响,电力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五)农业发展有待加快提升

从农业投资效益看。农口部门的项目资金普遍存在散小特点,项目资金的投资效益很难发挥。从农民增收看。各县(区)农民人均增收差距较大,增收的亮点不多,后劲不足;农产品优质率不高,农产品加工率较低,附加值不高;农民工技能提升仍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务收入;要完成省、市年初确定的增收目标压力较大。从农业产业化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普遍缺乏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与生产基地的关联度不够紧密,农村专合组织市场化程度不高。

(六)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从总体进展看。在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仍相当艰巨。20062009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4.38%,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6.36%,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降低15.82%。从节能情况看。虽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6月下降4.2%,但因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同期载能企业停产较多,同期能耗指标基数较低,导致今年前5个月能耗指标出现不降反升的态势,比如:1-4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幅超过5%1-5月超过3%。从减排情况看。因部分县(区)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进度滞后,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三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七)灾后重建仍面临较大困难

从项目资金筹集看。经省政府、市政府批准的灾后重建规划总投资272亿元,通过对中央及省财政投入、援建资金、捐建资金、金融贷款等各类资金筹集情况分析,可落实的资金235亿元,与规划投资比,资金缺口约37亿元。从项目前期工作看。项目勘察设计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开工准备不充分,致使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增多,扯皮增多,项目进展缓慢。从统筹协调看。由于同一项目面临多方资金,资金渠道不同,投资主体不同,在整合项目、打捆使用资金方面,协调各出资主体的利益诉求难度较大。从港澳援建看。部分地方把港澳援助项目视同一般项目,对项目的特殊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港澳援建项目设计漏项、设计不合理,建设条件不具备等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市港澳援建项目协调办、项目代理业主等工作力量薄弱。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切实把握宏观政策走势

一是关注并研究国家已经或即将出台的重大规划。比如:主体功能区、成渝经济区、西部大开发、藏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重大规划及实施细则。二是关注并研究国家已经或即将出台的政策意见。比如: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居民收入分配草案、生态补偿条例、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资源碳减排交易平台、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城乡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等。三是加强宏观经济走势的研判。密切跟踪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房地产新政、地方政府债务等突出问题,捕捉国家可能出台的宏观政策信息,及时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最大限度消除或减少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一是加快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加大统筹协调和目标督查力度,认真研究解决制约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落实具体方案和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加快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特别要加快推进进度较慢的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等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原定三年目标任务。二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程序、资金、质量、安全的监管,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确保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三是从促进灾区发展提高的角度从发,认真研究并积极争取国家灾后恢复重建及支持灾区后续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切实抓好灾区民生改善。继续把民生工程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住房、学校、卫生、文化等项目的建设。用好灾区就业帮扶政策和资金,切实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抓好灾后扶贫,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灾区群众生活水平。

(三)确保库区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库区建设后续工作。瀑电库区移民工作大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但库区后续建设任务依然繁重,矛盾和问题依然不少,有的甚至还相当尖锐,因此,要继续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分工,落实职责;继续利用好雅安市和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共同磋商解决疑难问题的轮值协调平台;强化重点突破,下一阶段,仍然要重点抓好房建进度,强化工程建设全程监管;强化维稳措施,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形势,实施稳定风险评估,及时有效化解不稳定事件。二是协调解决房建资金缺口问题。全力争取省委、省政府协调国家发改委,将房建资金缺口纳入调概或“企业为主,政府与个人为辅,分摊解决”的办法解决。三是充分发挥省移民工作局特别工作组、成勘院技术服务特别工作组的作用,全力争取省级部门的支持,继续加大对新县城规划设计、设计变更评审批复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新县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对瀑电库区后续发展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确保库区持续稳定发展。

(四)加强项目投资力度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县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按照下达年度投资计划任务的安排,进一步细化方案,倒排项目建设工期,确保全年投资目标任务完成。二是确保新开工项目按时开工。抓住新开工项目关键环节,加强协调服务,尽快完成项目可研、征地拆迁、环评等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做好成雅铁路、成康高速、雅乐高速、大岗山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三是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国家的投资方向、投资重点,安排必要的项目工作经费,再策划、论证、包装、储备一批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四是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强项目审核、招投标等协调服务工作,切实帮助解决资金、用地、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五)强化工业发展支撑

一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统计分析工作质量,扎实做好工业企业的调研指导工作,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高载能产品价格的监测分析力度,及时掌握工业企业运行动态,确保工业指标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强化对企业的协调服务。针对当前部分产品尤其是高载能产品市场降幅较大的实际,充分发挥政府在信息、协调、沟通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抓好产销衔接工作,积极指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拓产品市场。三是积极引导发展新兴产业。高度关注国家及省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符合实际的新兴产业项目,争取国家及省财政、金融、税收等扶持政策。四是扶持存量工业企业发展。努力延长优势产业链,细化产业分工,支持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配套;使用好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

(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切实抓好夏种,千方百计扩大种植面积,加强夏季田间管理,做好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准备,确保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供应。二是突出做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督促指导天全、名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同步推进市、县两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现有11家省级、5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引导企业规范发展。四是切实抓好农民增收工作。积极培育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重点支持茶叶、林竹、果蔬、长毛兔等骨干产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注重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五是积极探索整合农业项目资金的经验。适时出台整合农业项目资金的相关政策措施,合力推进农村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新农村示范片等重点项目建设。

(七)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一是严格目标管理。明确节能减排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制定节能减排任务实施方案,倒排剩余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督促落实到位。二是突出抓好工业节能。严格执行国家22项能耗限额标准,落实限制“两资一高”行业政策;第三季度前,全市要完成淘汰16户落后产能企业的目标任务。三是认真抓好污染减排。重点做好全市在建污水、垃圾处理厂的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尽早投入使用。四是推动全民节能减排。抓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采取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方式,积极推进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积极推进全社会节能。五是制定并启动节能减排预警调控方案,坚决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Copyright 2021 fg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5118000017 蜀ICP备19012652号-1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76
联系电话:0835-2223484
主办:雅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 邮编:625000 电话:0835-2223484(传真) 官方邮箱:yasfzggw@163.com